澳门永利官网进入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64号),扎实推进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坚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平台,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实用技术应用与创新创业的三元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与步骤
(一)总体目标
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有步骤、分阶段推进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探索并建立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5.10—2016.6):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讨与宣传
通过对学生、企事业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对学院创新创业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院的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讨,确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建立健全领导和协调机构,制定出台改革目标规划和配套政策,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位;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营造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氛围。
第二阶段(2015.12—2020.12):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
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大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加大资金支持。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训、科技创新、产学研联盟、产业扶持、企业孵化、成功创业”的“六位一体” 创新创业“培养链”,促进创新项目到成功创业的转化。
第三阶段(2020.6--2020.12):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结与提高
对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师资、课程建设, 基本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措施办法
(一)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以“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改革意识,通过创新训练、专家讲座、创业大赛、模拟孵化、创业实训等活动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一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理念、创业能力的培养;二强化对创新创业先锋的培育,重点打造一批高效优质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全程的跟踪服务,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三强化对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指导。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引导,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讲座、培训、研讨会等交流活动,积极倡导“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转变教学管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管理者和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水平。
2、将创新创业教育课列入教学计划中,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特点,使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由继续教育部牵头,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互动平台,倡导师生互动,一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问题和困难;二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
4、广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
(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家颁布的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不同层次高等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结合“十三五”规划,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大讨论,全面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高职高专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我院正积极开拓专业大类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途径,稳步打通专业大类或专业类下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系部、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专业单一型向专业复合融合型转变,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制订创新创业量化指标与综合评分办法,对各部门、各教学系部的创新创业工作进行考核。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面向全院学生开发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前沿、就业指导、创业方法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精简必修课时,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时。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是非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支持慕课、微课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推动教育的主体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支持教师把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面向全院学生开放图书馆、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非标准答案考试方案,逐步在有关专业全面推开。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学生创业信息跟踪机制、学生创新项目社会应用分析体系,跟踪创新创业教学质量,定期收集反馈信息,开展社会需求分析,反馈指导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将创新创业教育统一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申请、认定、入库、查询与评价的长效机制。学生修读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获得一定分值的创新创业学分,统一计入学生总学分。
(六)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一汽大众、长虹集团院企合作为样板,通过院领导对接企业为抓手,建立一批大学生院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实施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活动,组织和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全省和全国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竞赛,支持学院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
(七)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1、整合资源、改革教学。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增设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必修课学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改革教学方法,引入互动式、体验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法,实现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的相互支撑。在实践教学中,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创新创业性实验项目。院内所有实验室、实训基地,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全面开放,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和业余时间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发明创造等科技创新活动。
2、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在院学生休学创业,凡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学生,可按有关规定休学创业,在规定时间内,可重返学院完成学业。
(八)加大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设立“科研创新人才奖”,奖励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咨询中做出突出贡献、创造经济效益的教师和教师创新团队,学院安排专项资金一次性给予奖励和有关政策支持。制定出台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
建立院级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引入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到学院担任创业导师。积极选聘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提供包括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创业辅导,学院配备导师助理。每年开展优秀创业导师评选活动,表彰一批优秀创业导师。
加大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强化党委、团委的平台功能,凝聚专业老师、就业指导老师的独特作用,形成一支创业教学和指导、专职和兼职、理论和实践、院内和院外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并纳入教师个人绩效考核的奖励范畴,定期对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九)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并且,针对部分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学院将提供校园商业街商铺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场地。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支持自主编制专项培训计划,或与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群团组织、企业联合开发创业培训项目,加快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四、实施保障
(一)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机构
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招生就业副院长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加强顶层设计,全面领导,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系部分别成立相应机构,具体推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中具体问题,深入推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二)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宣传力度
宣传部门要加强政策宣传,为推进创新创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各部门、一线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和研讨,鼓励和各教学系部进行创新创业的大胆创新,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试点经验。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配套制度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工作量认定等领域,在现有基础上,制定并修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配套制度,建立稳定连续的政策保障机制,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经费预算和投入机制,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经费足额投入,确保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经费需求;建立专项工作经费制度,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实施步骤,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各项目顺利实施;稳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费投入比例,逐年提高投入标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实际需要。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监督检查
学院教务处、就业处担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加大工作的督促力度,对积极推进、取得实效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对懈怠、不作为则予以惩处。
(六)争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在创新创业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员编制、税收优惠、院地合作等方面的支持。